国家的一个人才的培养,需要经过家庭、学校、社会这三大方面的授业解惑与实践磨练,在这其中,原生家庭对孩子的影响不容小觑。当孩子呱呱坠地,第一眼见到的是父母;牙牙学语时,是父母逐句教导;蹒跚学步时,背后永远都有父母关切的眼神。
这就是家庭,一个孩子在生命的最初都是在父亲母亲身边度过,也就在这个时候,奠定了一个孩子的性格特性,父母在一个人的塑造过程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孩子遇到困难时,第一反应会求助父母,在遇到愉快的事情时候,父母是第一个想要分享的人。在一个充满爱与温暖的家庭,孩子才能茁壮成长。
但是,以下的这三点经常出现在中国家庭教育中,对家庭中的亲子关系和孩子成长有很大的消极作用,一定要避免这样做。#家庭教育#
父母的关系亲密度决定家庭氛围
数据表明,父母离婚的家庭对孩子来说,单亲家庭会造成孩子对父爱或者母爱的缺失,当吵架和纠纷接踵而至,争夺抚养权的过程,让孩子从而容易产生人格上的缺陷,甚至在孩子未来的情感生活容易出现畸形。
其次,不幸福的家庭比不完整的家庭对孩子的伤害更大。很多父母明明以及是山穷水尽,强弩之末,但还在坚持维持他们表面的婚姻关系,美名其曰为了孩子,甚至会向孩子表示出来自己的不满,将根本原因归结在孩子身上,对孩子来说就是沉重打击,让孩子产生一种负罪感,开始怀疑自我,怀疑人生,甚至形成一种错误的爱情观念,认为自己是家庭不和睦的唯一原因。
永远不要吝啬对孩子的夸奖
每一个人,无论是孩童时期,或是成年期间,最最重要的,一定是父母的肯定。幼儿园时期拿了小红花、小学拿了表演奖状、中学拿了三好学生、所有的这些,最终的目的可能只是为了父母的一句“你真棒,你是我们的骄傲。”孩子的信心百分之七十来源于父母的给予。
可一些家长被望子成龙的观念冲昏了头脑,满心的功利,对孩子寄予厚望,最终以失败告终后,苛刻的要求反而会适得其反,扼杀孩子的希望,使其灰心。优秀的家长一定不会吝啬自己的鼓励,及时的告诉他们“干得好”、“你很棒”这才是好的教育方法。让孩子看到希望,得到肯定,带动起他们的积极性,才能事半功倍,望子成龙。
言传身教是最后的教育方式
正如陶行知先生所说的:“学高为师,身正为范。”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正如生活中所见,一对有教养,有学识的父母他们的孩子一般也会懂礼明善。因为在日常生活中,父母对孩子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
家长就是最善言传身教的人,因为多了很多年的阅历,家长会不停地讲道理,讲阅历,用语言教育,纠正孩子的错误行为,并进行引导。至于身教,家长要注意一些无意识的错误行为,以自己的行为对孩子进行教导。
就像那个广告一样,母亲给外婆端洗脚水,儿子瞧在眼里,记在心里。当母亲下班后。拖着疲惫的身体回到家,儿子迈着蹒跚的步伐,端着洗脚水给妈妈的那一刻,这个广告也随着温情的音乐印在了国人的头脑中。这便是身教的作用,家长要积极学习良好行为,还要多倾听孩子的声音,接纳其他人教育建议和声音,一定要记得时时刻刻的言传身教。
以上四点,身为家长的你们一定要重视起来,并将其运用再实践中。再好的学校都比不了高素质的父母,尊老爱幼、礼貌说话、真诚待人,这些都是以父母为榜样。家庭和学校是孩子得到全面发展最重要的两个方面,学校的教育不容马虎,家庭教育则是刻不容缓,是孩子的前提、是成长的基石。只要方法得当,再普通的孩子也会成为不平凡的人。孩子就是一张白纸,父母则是在上面作画。其身正,不令而行,虽令不行,就像那句古语所说“上梁不正下梁歪”,就是如此的道理。只有认真坚持专注的家庭教育方式,才会养成孩子持之以恒的性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