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无论是在妈妈的肚子中还是生下之后,都是在不断地成长,而每个“新生婴儿”的成长都有快有慢,但也有着一定的生长规律,家长应根据“宝宝”正常的生长规律对“宝宝”进行一定程度的练习训练,帮助孩子能快速掌握能力。
“宝宝”的成长都有哪些规律
运动发育口诀:二抬、四翻、六会坐、七滚、八爬、周会走、二岁跑、三岁跳;
精细运动口诀:三月玩手、五月抓手、七月换手、九月对指、一岁画画、二岁折纸、三岁搭积木;
认知能力发育口诀:二月会笑、六月认生、九月做再见、一岁示需要、二岁做游戏、三岁学穿衣。
以上是当宝宝进入了相对应的月份时,已经可以做出的动作,这时家长需给宝宝加以训练并在一旁给予辅助,帮助宝宝完成相关动作。
家长应该怎样辅助宝宝完成相应的动作
1、婴儿2个月
这时的宝宝见到身边有人时,已经会对着人笑了,也不会认生,基本谁抱都行,这个时期的家长已经可以开始给宝宝训练抬头动作了,
练习方法:将宝宝趴着放在床上,两手曲起朝前放,避免被压在身下,这时宝宝会自主将头抬起,家长也可使用玩具吸引宝宝注意力,辅助其抬头,每日一次,每次训练5—10分钟,刚开始训练时,不可时间过长,需循序渐进。
2、婴儿3个月
宝宝的抬头已经练习了一段时间,基本可以自己用手撑起胸部以上的位置,也会发出“咿呀”的声音,能够听到外界的说话声并给予一些回应,对于外界的一些简单明亮的颜色也可以简单的分辨出。这个时期开始,家长每天可以多多说话给宝宝听。
3、婴儿4个月
宝宝开始练习翻身了,练习方法:开始练习时,可将宝宝上半身侧卧,下半身仰卧,在宝宝的一侧放置玩具,吸引其注意力,家长在背后稍作辅助。每日训练4—5次,等到后期,宝宝即可自己翻身。
4、婴儿5个月
宝宝已经开始学习“抓、握、捏”等精细的运动了,锻炼宝宝手指的灵巧性,练习方法:家长可准备多些材质不同的物品给孩子抓握,让孩子感受到触感的不同。
5、婴儿6个月
宝宝已经可以单独坐立在一旁,同时也开始了他的认人环节,一般人已经抱不走了。
6、婴儿7个月
宝宝已经可以在地上满地打滚,也可以分辨出左手与右手,这时家长可以与宝宝一起玩换手游戏了,游戏方法:家长可将几个玩具一起给孩子的一只手上,然后让宝宝换只手拿那一只手上的玩具,如此反复练习。
7、婴儿8个月
宝宝开始练习如何爬,练习方法:家长与宝宝相隔一定的距离,在远处用宝宝喜欢的玩具吸引宝宝自己过去拿,为拿到玩具,宝宝就会自己爬过去。而爬的动作也是锻炼宝宝的四肢协调能力。
8、婴儿9个月
这时的宝宝两只手指已经可以慢慢对到一起并且能够做出类似于“再见”、“飞吻”的简单动作,对指运动也是锻炼孩子的平衡能力。
9、宝宝1周岁
这时的宝宝腿部肌肉群以基本发育完全,家长可以放心地练习宝宝的行走能力,不用担心会出现因走路早而出现的腿部畸形;这时给宝宝纸和笔,宝宝也会开始乱涂乱画。
10、宝宝2周岁
宝宝会跑了,家长可以教孩子做一些简单的折纸,平时与孩子多玩些亲子游戏增进感情。
11、宝宝3周岁
这个年龄段是锻炼宝宝动手能力的重要时期,这时家长已经可以让孩子自己独立穿衣,也可多陪孩子玩些“搭积木”、“拼图”之类的益智游戏,既能培养孩子的耐心,又能开拓孩子的大脑发育。
每个人到了什么样的年龄段都有着他这个年龄段需要做的事,孩子也是一样。这里总结了一套孩子在三岁以内的各个时间段能够做出的动作,家长到了差不多的时间就可以给予孩子加以训练。
动作训练过早,不利宝宝生长
有些动作过早训练并不利与宝宝的生长,例如抬头训练,早期宝宝的颈部肌肉还未发育完全,并不适合过早的抬头,只有等到宝宝2个月以后才能够开始训练。
宝宝一直学不会,需及时就医
孩子学会各个动作比同龄人晚很多,家长应提高警惕,医院检查,如医生回答孩子一切正常,方可放心;如医生回答孩子确实比同龄人发育得晚,则需问医生如何解决,做到早发现、早治疗。
孩子在婴儿时期,因不能够及时表达自己的思想,很多家长容易疏忽大意,直到孩子一岁多应该是会说话、会走路的年龄才发现问题,那时往往已经错过孩子最佳的治疗时间,因此对待孩子,家长不能有一丝的疏忽大意,避免遗憾终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