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有张果老倒骑毛驴,今有龙诗禄倒骑牛。龙诗禄出生八个月时不幸双脚残疾,出行靠爬,后来都是骑牛,牛就是龙诗禄的双腿,龙诗禄的伙伴,他家有两间房,牛住大的那间,他住小的那间,宁愿自己不吃肉,也要省钱给牛补身体。
生命给予的磨难并没有让这个坚强的男人自暴自弃,龙诗禄总是以乐观的心态对待身边的一切,他靠勤劳的双手和牛儿为自己和母亲撑起一片天,活出生命的精彩。
双脚残疾,出行靠骑牛
重庆市壁山县大兴镇联盟村是一个风景秀美,山青水秀的好地方,这个好地方是龙诗禄的家乡。
天刚蒙蒙亮,龙诗禄就领着他的牛儿出门吃草,牛在后面悠闲地散步,龙诗禄在前头手脚并用地爬行。
“你这么走,累不累啊!”记者问道。
“走得慢,就不累,走快了就累,别看我这样,我要是走快了,一下午可以走几十里地呢,再说了,累的话不是还有牛吗?”龙诗禄扭头看了一眼慢悠悠地跟在身后的水牛。
龙诗禄的双脚已经完全变形残疾,使不上劲,只能靠着大腿使劲勉强爬行,全身的支撑点都在双手上,这么些年爬行下来,龙诗禄的两只手臂又粗又壮,手上的茧子连针都扎不穿,两只手掌也格外有劲。
聊天间记者注意到龙诗禄不走马路中间,专走土地松软的路边,一问之下才知原来马路的中间有小石子,龙诗禄怕硌到牛的脚,所以宁愿自己辛苦些,也不愿意牛儿受苦。
来到一处水稻田边,龙诗禄把水牛赶到水田里,他扶住水牛的身子,借力站起来,先用右手把右腿放在水牛背上,双手一撑,一个使劲就骑在水牛的背上。
骑在水牛背上的龙诗禄整个人都很精神,身下的水牛很是听话,龙诗禄一个吆喝“倒”,水牛就甩甩耳朵,向前走两步,一个吆喝“转”,那水牛竟仿佛通人性似的转过身子。
能让牛儿这么听话,还真不是一般人能够办得到的。据龙诗禄说,他骑牛的时间有30多年,几乎大半辈子都是在牛背上度过的,牛的动作和脾性他最清楚,他已经与牛合二为一。
等牛儿吃饱了草,龙诗禄便牵着它往家走去,这时天已经大亮,到了该吃早饭的时间。
龙诗禄趁母亲做早饭的功夫倚在院墙旁歇息,记者提出想要看一下他双脚的畸形程度,龙诗禄卷起裤脚,众人这才注意到他不仅双脚畸形,而且双腿也已经萎缩,细的像两根麻杆,令人触目惊心。
龙诗禄站在一旁的老母亲王英木告诉记者,“他在襁褓时还好好的,身子也没啥残疾,八个月大时出麻疹发烧,我带他去打针看病,但不知怎么的就伤到了坐骨神经,他的双腿就这样落下永久残疾。”
“起初是没有发现的,等到他一岁多时,他的双腿开始变细萎缩,我们这才知道这孩子的腿出了问题。”
记者看向龙诗禄纤细的双腿问道:“你的腿现在还有知觉吗?”
“也有一点知觉,但脚搭不上力。”龙诗禄双腿的骨骼已经萎缩,摸起来软绵绵的,由于缺少痛感神经,龙诗禄可以很轻松地把双腿盘在脑袋后方。
既是伙伴,又能挣钱的牛儿
龙诗禄的母亲王英木觉得自己一生中最亏欠的就是这个小儿子,所以在龙诗禄还小的时候就为他想好了以后的出路,那就是养牛。
在龙诗禄还是个孩子时,他第一次摸到牛,谈到第一次骑牛,龙诗禄陷入回忆,那时他母亲王英木还专门给他请来专业养牛的人来教他骑牛。
刚开始时,牛儿不听话,脾气大得很,不让人碰,龙诗禄就耐着性子和牛儿相处培养感情,没过两天,牛儿就变得温顺许多。
从此龙诗禄的命运就彻底和牛儿绑在一起,牛儿是他出行的好伙伴更是他挣钱的好帮手。
“我喂它,它多多少少可以挣些钱,挣来的钱可以买肥料、插秧、打谷子。”
每年的五月份和十月份都是春耕和秋收的忙碌季节,一到这时候,龙诗禄就会把自己的水牛租出去,给附近的村民耕地。
“你这牛儿一年能挣多少钱?”记者问龙诗禄。
“不多,一年可以挣个千把块钱。”龙诗禄告诉记者他的牛儿犁一亩地可以挣00块钱,再加上卖牛崽,一年还是可以挣个几千块钱的,钱不多但足够养活自己。
最近这几天正是春耕的好时节,已经有几个邻居来向龙诗禄租牛干活,但龙诗禄却有些犹豫,原来是牛儿怀孕了。
“让它干活吧,它还怀着牛崽呢,我舍不得它辛苦,可不让它干吧,一年中仅有的两次挣钱机会就错过一次。”
爱牛如命,给牛住标间
30多年来龙诗禄一共养过7头牛,就数眼前这头水牛最听话,最通人性,龙诗禄也最为疼爱这头牛,他天每天都风雨无阻地去放牛,就是想要牛儿吃到最新鲜的青草。
“它刚出生时,我就把它买回家,这么多年来它就像是我自己的孩子。”
牛儿还小时,龙诗禄担心它在院子里受蚊虫叮咬和风吹日晒,索性就把自己住的堂屋让出来给牛儿住,牛儿住的屋子比龙诗禄住的还要宽敞。
尤其是现在牛儿怀孕后,龙诗禄照顾它更为用心,他自己几个月不吃肉也要买鸡蛋给牛儿补身体,一顿要喂八、九个鸡蛋。
除了鸡蛋,龙诗禄还会给牛儿煮南瓜红薯粥,这些东西他自己平时都舍不得吃,但他却格外大方地喂给牛儿。
龙诗禄一天要放两次牛,早上一次,晚上一次,夏天时龙诗禄早上4点多就要起床,因为早上的蚊子少,水牛可以安心吃草。
龙诗禄在牛背上看着牛儿吃草,累时就趴在牛背上小憩一会,地上正在吃草的牛儿仿佛也感受到背上的主人睡得正香,便放慢咀嚼的动作,一人一牛徜徉在这青山绿水间仿若一副优美的画卷。
等到牛儿吃饱,龙诗禄就骑着牛慢悠悠地往家赶,龙诗禄是斜着身子坐在牛背上的,随着牛的走动,斜坐在牛背上的龙诗禄也跟着牛的动作而左右摇摆,这危险的一幕不禁让记者为他捏一把冷汗。
“你这样骑不危险吗?”
“咋不危险呢,你的腰杆要软,要是腰杆硬的话,就要摔跟头,要学着将就它,而不是让它来将就你。”
龙诗禄说骑牛的诀窍就是要和牛保持周身的协调性,只要顺着牛的动作,你想怎么骑就怎么骑,正骑倒骑都可以。
可俗话说常在河边走,哪有不湿鞋,从小在牛背上长大的龙诗禄也有过摔跟头的经历,龙诗禄说他有一次倒骑牛时一不小心被半道上的树枝刮下来,摔倒在地上,当时牛儿的前蹄离他的脸只有5公分的距离。
这一脚要是踩下去必然非死即伤,可牛儿却好似通人性般把前脚收了回去,如此有灵性的牛怎能不惹人疼爱。
心灵手巧,自食其力
和记者谈话的功夫,龙诗禄就回到了家中,回到家他也不闲着,又拿起砍刀牵着牛儿来到自家门口的一片竹林。
记者不禁心生疑惑,龙诗禄这是要拿砍刀干什么去?
龙诗禄一边麻利地砍竹子,一边答记者的话,一点也没耽误功夫,“平时没事时就会砍些竹子来编东西换些钱,像背篓啊、饭篼、菜篼之类的我都会编。”
不一会的功夫,龙诗禄就砍断一颗粗壮的竹子,他把拴牛的绳子系在竹子上,一旁的记者纳闷道:“你为什么把绳子系在竹子上?”
话音刚落,就见一旁的牛儿主动向后退去,随着牛儿的走动,竹子也跟着往龙诗禄家的方向移去,龙诗禄脚有残疾无法拖着竹子行走,牛儿既是他的双腿,又是他的好帮手。
牛儿向往常一样来到龙诗禄家附近的一处平地,这里地大,方便龙诗禄编东西。
龙诗禄娴熟地用砍刀把竹子削成薄条状,边削还不忘把多余的竹条喂给辛苦工作的牛儿,把等下要用到的竹条都削好,龙诗禄就开始着手准备编鸢篼。
别看龙诗禄不良于行,但是他有一双巧手,只见他五指上下翻飞,不一会的功夫一只鸢篼的雏形就编好了。
这时远处跑来一个身穿黑色棉袄的中年男子,他叫李国安,是龙诗禄的邻居,他刚一走近就热情地和龙诗禄打招呼。
“老禄,我喊你有点子事,你帮我修下房子,我那屋子漏雨漏得很,住不了人。”
龙诗禄放慢手中的动作,“要得,我马上就过去。”说着便把手中的活计放在一边准备给邻居修房子去。
看到这一幕,记者心中更纳闷了,这明眼人都能看到龙诗禄双脚有疾,连正常走路都做不到,这名邻居为何还要“强人所难”让龙诗禄给他修房子呢?这其中又有什么隐情呢?
记者跟随龙诗禄来到他邻居家中,想要一探究竟。
龙诗禄邻居家的房子是以前川渝农村常见的土墙青瓦房,昨夜的雨水还未被太阳全部蒸发,瓦片上有的地方长满了绿色的青苔,滑得很。
邻居在下面扶着竹梯,龙诗禄全身靠着手掌使劲,艰难地往上爬,好不容易才爬上房顶,邻居在下面提醒龙诗禄,“小心点,上面很滑。”
龙诗禄小心翼翼地挪着身子来到漏雨的地方,把漏雨处的瓦片全都揭下,然后再重新排列好,不留一丝缝隙,以免房子再漏雨。
李国安说,他同龙诗禄的关系很要好,他们都是一起长大的伙伴,龙诗禄平时话虽不多,但他是一个热心肠,平时谁家的房子漏雨了,只要知会龙诗禄一声,龙诗禄基本上都会帮忙。
给邻居家修好房子,龙诗禄又去帮别人打米,只见他头顶一袋大米,手脚并用地往他大哥家走去。
记者跟在龙诗禄的身后问道:“你这样顶着米袋走路不累吗?”
龙诗禄语气轻松,“这才多少斤,再多些我也顶得起,顶个七、八十斤都没问题。”
打米机器是龙诗禄大哥家的,龙诗禄平时帮邻居打米,一挑可以挣个几块钱,一个月下来能挣个二、三十块钱。
邻居李国安说,“老禄憨厚纯朴、踏实肯干,是个热心肠,他不仅会修房子、编东西,干起硬活来也是毫不含糊,平时谁家要是有个杀猪宰羊的活,都会找他帮忙。”
给邻居打完大米,龙诗禄又和年迈的老母亲来到自家的地中,昨夜下了雨,地里的杂草一夜之间全都冒出头。
龙诗禄和母亲需要用锄头把这些杂草砍掉,以免耽误庄稼的生长,龙诗禄砍草的动作并不慢于他母亲,不一会的功夫就把母亲落下一段距离。
虽然双脚畸形,但龙诗禄打心底认为自己和普通人没啥两样,他用实际行动证明普通人能干的活他也能干,普通人不会的活计他会,他也希望别人把他当做常人一样对待,不要对他抱有特殊目光。
因为身体的原因,龙诗禄一直都没能遇到合适的姑娘,这么多年来他一直单身,虽然没有结婚生子,但他说牛儿就是像是他的孩子一样。
龙诗禄对眼前这头水牛倾注了很大的感情,除了每天早晚两次放牛外,他还隔三差五地给牛清理身体,以免牛儿被身上的虱子和蜱虫骚扰。
龙诗禄虽爱牛如命,但他更爱他的母亲王英木,王英木一生育有6个儿女,除了龙诗禄外其他5个儿女都已经成家立业,不需要她再操心。
王英木说自从老伴去世后,其他几个儿女就一直要求她搬过去和他们一起住,但王英木一直不愿意,因为她放心不下小儿子。
每天傍晚龙诗禄放牛归来,都会去灶房帮母亲干些力所能及的活,比如烧火、择菜。
母子俩相互扶持,过了几十年的清贫生活,直到龙诗禄的事迹被记者采访到,被外界大众所知晓,他的生活才开始发生变化。
了解到龙诗禄母子俩的艰难处境后,当地政府开始介入,政府工作人员为龙诗禄的老母亲办理了低保,为龙诗禄办了五保。
临近春节前夕,县残联的工作人员提着米面油来看望龙诗禄,值得可喜的是,县残联的工作人员还特地为龙诗禄带来一辆轮椅。
第一次摸到轮椅,龙诗禄眼中满是兴奋,之前他也想过攒钱买一辆轮椅,但考虑到坐轮椅不方便干农活,再加上价格的原因,于是他便放弃了这个想法。
随后在残联工作人员的帮助下,爬行了40多年的龙诗禄终于坐上轮椅,虽然是第一次坐轮椅,但龙诗禄上手很快,不一会的功夫就可以自己坐着轮椅溜达一圈。
龙诗禄说:“很感激政府和残联的工作人员们对我的帮助和关怀,我以后不会放弃自己的生活方式,靠自己才是唯一的出路,全依赖别人是不行的,我的脚虽然残废了,但我的双手是健康的,我依然可以靠我的双手生活。”
命运薄待我,但我却热吻生活,龙诗禄的一生就像这句话一样,他双腿有疾不良于行,但他却从来没有抱怨过命运的不公,他用自己的方式向世人证明,即使身有残疾也可以自食其力。
声明:刊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联系/投稿邮箱:service
shxy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