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小儿房缺的病例经检查诊断并不困难。但应该注意小儿房缺应与功能性杂音、肺动脉瓣狭窄、肺静脉异位引流、室间隔缺损等鉴别。
(图片来自网络)
1、功能性杂音其收缩期杂音较短,无固定性第二音分裂以及心电图、X线检查和心脏超声可帮助鉴别。
2、肺动脉瓣狭窄杂音响亮、呈喷射性,常伴震颤,P2减低或缺如,X线可见肺纹理稀少,肺野清晰,右心导管检查可发现右心室与肺动脉间有收缩期压差。
3、肺静脉异位引流。
4、室间隔缺损杂音位置较低,多伴有震颤,除右心室肥大外,左心室亦常肥大,心脏超声及右心导管检查有助诊断。
5、原发孔未闭与继发孔未闭的临床表现极为相似。房缺患者心尖部闻及反流性收缩期杂音,心电轴左偏,P-R间期延长或伴不完全性右束支传导阻滞,应高度怀疑原发孔未闭。二维超声或右心导管检查示缺损的部位较低,接近三尖瓣口附近。右心房血氧含量增高,右心室更高,多普勒彩超或心血管造影可明确房室通道或二尖瓣关闭不全等改变。
6、房缺合并畸形
1)Lutembacher综合征:即房缺合并二尖瓣狭窄,心血管造影可确诊。
2)房缺合并肺动脉口狭窄(法洛三联症):10%~15%房缺合并肺动脉口狭窄。肺动脉瓣区杂音响亮而粗糙,有震颤,P2减弱或消失。V1导联R波多高于1.6mV,右心导管检查可确诊。
3)房缺合并室间隔缺损:较单纯性房缺严重,临床表现类似室间隔缺损伴肺动脉高压。心电图示双心室增厚,心电轴多右偏。确诊有赖于心导管检查及心血管造影检查。
4)房缺合并肺静脉异位引流:房缺中约15%合并肺静脉异位引流。临床表现与房缺相似,但程度略重,确诊有赖于心导管与心血管造影检查。
5)单心房:房间隔完全缺如,左右心房不分,血液混合,多有轻度发绀。临床表现与完全性心内膜垫缺损相似。心导管检查左心房、右心房、双心室、肺动脉、主动脉血氧浓度几乎相等。多普勒彩超和心血管造影可助诊断。
对某些不典型的复杂病例还须进行右心导管检查,对先天性心脏病患儿是有价值的诊断方法,通过这一检查可明确房间隔缺损的诊断方法,通过这一检查可明确房间隔缺损的部位,大小,确定是否伴有其他畸形,可为诊断及手术治疗提供可靠的依据。当家长获知医生怀疑小儿有房间隔缺损后,一定要配合医生给患儿作好以上各项检查,以便明确诊断,进而决定治疗方案。
↓↓↓点击阅读原文向专家咨询更多先心病问题
南国早报好山好水也是财富南国早报小记者户俱乐部专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