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心中的成见是一座大山,任你怎么努力都休想搬动。
这是看完整部电影以后感觉最能概括全片的一句话。对这句话我有几点理解供大家参考。
第一,“成见”,并不是个贬义词,这可能是对成见最大的成见。
我认为成见应该理解为已经形成的观念。在漫长的使用过程当中,大家偏向于贬义的用法,使我们对成见这个词形成了一定的成见。
第二,成见的形成受到了很多传统观念的影响,并非,也不可能全是自己思考后的结果。
比如,有些观众感觉操着一口川普,满身肥肉的太乙真人让人出戏。这不就是我们心里已经形成的太乙真人的形象让我们对这一部分戏有了不自觉的心理预期吗?没有成见何来出戏?
我们设想一下,当操着一口闽南语的孔子穿越时空出现在我们身边的时候,是不是大部分人也会因为不能接受他的口音而认为他是个骗子呢?
第三,固守成见会使我们犯错。
世间一切都在循环往复的成,住,坏,空中不断发生着变化,固守着成见的大山,必然会被时代滚滚向前的巨轮所碾压。我们应该与时俱进,放下僵化的思维,以发展的眼光看待一切问题。
他是我儿。
这是多么豪迈的父爱宣言,使无数人感动到落泪。在那一瞬间父亲的身影出现在荧幕和李靖重叠,在泪水中模糊了双眼。
细想我们如此感动的原因,是李靖夫妇跨越了三座成见的大山。
第一,天生的魔丸。
可能一部分父母在面对自己先天畸形的孩子的时候选择了放弃,因为他们看到了孩子天生的“魔”带来的不足,却忽视了一个小小生命闪耀着的希望光辉。
而李靖夫妇没有,他们选择了希望,于是命运便给了他们希望之光。
第二,只有三年寿命。
又一座沉重的大山砸来。既然给了他们希望之光,为什么又要让它像流星一样短暂?“一切都是命。”“长痛不如短痛。”“放弃他短暂的生命是为他好。”选择了妥协的人放弃了向命运抗争的机会,也剥夺了一个幼小生命活下去的权利。
而李靖夫妇没有。李靖宁愿牺牲自己的生命点燃儿子活下去的希望。“如果命运一定要如此残忍,就让我来承担所有的残忍,把美好的明天留给儿子的未来吧。”这一定是李父当时的内心独白吧。他把一个父亲所能承担的责任做到了最大。“三年是短了点,不过我也玩得挺开心的。今天是我生辰宴,都不准哭哦。”有多少人因此而哭泣?
第三,家族荣誉。
当世代斩妖除魔守护陈塘关的李家竟然出了一个妖魔儿子;当偷跑出去的哪吒“为害邻里”,百姓们怨声载道;当李家的世代祖先积累下来的荣誉因为哪吒而受到影响。哪吒的妈妈选择更加努力的守护百姓,不仅是为了自己的责任,更为了争取到代价对哪吒更多的宽容和信任。
“别人的看法都是狗屁,你是谁只有你自己说了才算。这是爹教我的道理。”
可惜敖丙的爹跟他说了不一样的话,苦了敖丙这孩子了。
我命由我不由天。
以一己之力托起陈塘命运的哪吒,向着命运发出了怒吼。陈塘关的百姓看他的眼神变了,唯一的好朋友敖丙震惊了。终于命运之神屈服了,哪吒牢牢地把命运抓在了自己手里。盛大的火焰从他身体中绽放,照亮了整个夜空。这是自由生命的欢呼,这是人生觉悟的升华。这,就是哪吒。
怀揣着心中的爱与理想与时俱进,摒除心中的成见,积极主动地承担起自己应有的责任,永不向命运低头。这应是我们每一个当代中国人应有的觉悟和坚持。
《哪吒之魔童降世》把一个千年前的神话用一种不一样的讲述方式呈现给广大观众,赋予传统故事以新的生命,展现出了创作者在新时代的精神追求。
希望从此崛起的不仅是国漫,更是五千年中国优秀文化的伟大复兴!
最后,敬伟大的友谊,“哪”样骄”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