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钟书先生的《围城》,被誉为“新《儒林外史》”,是一篇以讽刺为主的长篇小说。《围城》虽然旨在讽刺那些道貌岸然的知识分子,但是语言幽默,读起来很轻松。
《围城》塑造了旧中国畸形男女知识分子的群像,钱钟书先生在序言中写道:“在这本书里我想写现代中国某一部分社会、某一类人物,写这类人,我没忘记他们是人类,只是人类,具有无毛两足动物的基本特性。”
《围城》故事发生在-年,男主角方鸿渐是一个有良知却又毫无用处的留洋博士。因为未婚妻早逝,方鸿渐用着岳父的钱去国外留学,但是又不学无术,最后只好花钱买了一个克莱登大学的假博士文凭。
在回国的船上,方鸿渐遇到了真正女博士苏文纨和生性放荡的鲍小姐。苏文纨对方鸿渐有情,但是又端着个架子,鲍小姐热情奔放,用尽办法跟方鸿渐调情。很快,方鸿渐拜倒在鲍小姐石榴裙下,但是没想到,一下船,鲍小姐就奔向了一个老男人的怀抱。此时方鸿渐才知道,自己不过是鲍小姐旅途中解闷的工具罢了。
到此,故事才真正拉开帷幕。回国后的方鸿渐,再次遇到了苏文纨,并认识了苏文纨的表妹唐晓芙,方鸿渐对唐晓芙一见钟情,唐晓芙也对方鸿渐有意。奈何苏文纨因为嫉妒,从中作梗,最终方鸿渐跟唐晓芙只能擦肩而过,有缘无分。
赵辛楣曾经因为暗恋苏文纨,一直将方鸿渐视为情敌。直到两人都失恋后,他们才发现,原来大家不过是较劲罢了,两个假想的情敌反而成为了好友。战火纷飞,方鸿渐在赵辛楣的推荐下,跟赵辛楣一起来到三闾大学任职,也是在这里,他结识了自己未来的妻子——孙柔嘉。
方鸿渐虽然不爱孙柔嘉,但是一步步地走进了孙柔嘉的温柔陷阱,最终走进了婚姻的围城,又在“围城”中挣扎着走出“围城”。
方鸿渐遇到的这些女子中,唐晓芙、苏文纨、孙柔嘉都是真心待他,但是却没有一个人是他的幸福归宿。无论方鸿渐选择了谁,最后都是走向不同的悲剧罢了。
01唐晓芙:男人心中的白月光,皎洁却不切实际
唐晓芙可以说是《围城》中唯一可爱的女性角色,是方鸿渐心中的白月光。唐晓芙单纯不做作,出身名贵又不故作姿态,纯真可爱又善解人意,这样的人,仿佛与这个社会格格不入。
但是作者并没有安排唐晓芙和方鸿渐有情人终成眷属,这恰恰是钱钟书先生对唐晓芙的偏爱。整个作品中,只怕唐晓芙是钱老唯一偏爱的女子了。
传说,曾经杨绛先生跟钱老提意见,让他将方鸿渐和唐晓芙配成一对,最后在婚姻中,两人感情消失殆尽,这更能体现“围城”的意义。但是钱老并没有这样安排,他要给唐晓芙最好的结局,钱老讽刺了所有人,却唯独留下了唐晓芙这个白月光。
每个人心中都有一个唐晓芙,那是乐观主义者追逐的美好梦想,是悲观主义者无法企及的对岸。
白月光之所以是白月光,是因为他是男人可望不可即的梦想,是男人从未得到过的念想。如果白月光成为了妻子,那么,在柴米油盐中,在琐碎的生活中,这缕白月光终会成为男人胸前的饭粒,变得不再可爱,不再让人痴迷。这是现实的悲剧,也是围城的意义。
如果方鸿渐真的娶了唐晓芙,那么,她们终会矛盾不断。初期,唐晓芙喜欢方鸿渐的幽默,方鸿渐喜欢在唐晓芙面前的轻松。唐晓芙总是能“傻”得恰到好处,因此显得格外纯洁。如果他们真的走到一起,那么他们的婚姻经不起战火的折磨,经不起生活的磨难。婚后的唐晓芙,会发现方鸿渐胸无大志,支撑不了整个家庭;婚后的方鸿渐,也会发现唐晓芙变得不那么可爱了,甚至变得陌生了,最终他们依旧会走向沉默或者毁灭,当初的美好都会消失。
鲍小姐是一个跟唐晓芙相反的角色,我觉得,唐晓芙和鲍小姐是互为补充的角色。她们一个热情奔放,得到了方鸿渐的肉体,一个内敛含蓄,获得了方鸿渐的灵魂。她们看似对照,实则是女性的两个层面。
钱钟书先生这样形容鲍小姐:“她只穿绯红抹胸,海蓝色贴肉短裤,露空白色鞋里露出涂红的指甲一有人叫她‘熟食铺子’,因为只有熟食肉店会把许多颜色暖热的肉公开陈列;又有人叫他‘真理’,因为据说‘真理是赤裸裸的’。
但鲍小姐并未一丝不挂,所以他们修正为‘局部真理’。”
由此可见,钱钟书先生的语言之幽默。不仅如此,钱老用词一针见血。比如,他在形容人丑时,他说:“对于丑人,细看是一种残忍。”
02苏文纨:一个过于自信的“剩女”,男人敬而远之的“能人”
论家世论能力,苏文纨都属于上层。她是书中唯一真正的女博士,有学历有背景,家庭条件优越,而且长得不错,放在现在,她就是真正的名媛。但是方鸿渐把爱情给了唐晓芙,把名分给了孙柔嘉,却唯独对苏文纨敬而远之,甚至有点厌恶。
苏文纨不是坏人,但是她极度自信,总是一副高高在上的姿态,觉得全世界的男人都应该拜倒在自己的石榴裙下,似乎全世界的男人都应该为自己争风吃醋,她也很享受周旋于几个男人之间的快乐。
在大学时,苏文纨“把自己的爱情看得太名贵了,不肯随便施与”,但是几年过去了,她慢慢变成了别人眼中的“剩女”,她的爱情好像“做了好衣服,舍不得穿,锁在箱里,过一两年忽然发现这衣服的样子和花色都不时髦了,有些自怅自悔。”
如果放在以前,苏文纨肯定看不上方鸿渐。但是时光流逝,越来越没有男人敢高攀苏文纨了,她才开始退而求其次,觉得方鸿渐背景不差,学识尚可,并不讨厌,似乎可以“施舍”他爱情。但是她没想到,方鸿渐根本不爱自己。当然,这跟方鸿渐的懦弱也有着直接联系。
方鸿渐明知苏文纨喜欢自己,却又不直接拒绝,一方面出于绅士风度,更主要的是他性格懦弱。
方鸿渐明明喜欢的是唐晓芙,却跟苏文纨说:“你那时候也红得很,可是你自有那一种高贵的气派,我们只敢远远的仰慕着你。我真是梦想不到今天会和你这样熟。”
一个女人听到这种话,认为这个男人对自己有意思,这也无可厚非。更过分的是,方鸿渐跟苏文纨在院子里赏月,方鸿渐本想告知苏文纨心声,但是看到月色如此美,苏文纨让他吻自己,结果他竟然真的吻了。这个吻,在苏文纨心里,就是稳了。这也难怪苏文纨会认定方鸿渐爱自己,当真相揭露时,她会做出出格的举动,毁了方鸿渐和唐晓芙的爱情。
《围城》中的苏文执就是一个遭到双重反对的典型,她是唯一的女性博士,但是,她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被看作是异类,她受到所有人的排挤。她的性格残缺加之特殊的背景,这样的女人,很难获得真正的幸福。
03孙柔嘉:处心积虑地设置温柔陷阱,最后却陪葬了自己的婚姻
孙柔嘉是大部分男人会娶的女子,她看上去没有半点伤害性,虽然长得不够漂亮,也谈不上多优秀,就是这样一个表现平平的女人,通过示弱等方式,激起男性的保护欲,也让方鸿渐这种并不受尊重的男人,在她面前可以找到男性的自尊。
方鸿渐慢慢地走进了孙柔嘉的温柔陷阱,最终不得不跟孙柔嘉成婚。他从未真正爱过孙柔嘉,或许在方鸿渐心中,他真正爱的,始终只有那得不到的唐晓芙。
孙柔嘉小心翼翼地从城外挤到城内,却又发现自己被困其中,痛苦万分。孙柔嘉最大的成功是嫁给了方鸿渐,最大的失败也是嫁给了方鸿渐。
在孙柔嘉与方鸿渐的婚姻里,孙柔嘉承担起了主要责任。她不仅要挣钱养家,还要因为一点小事跟方鸿渐闹矛盾,两人隔阂越来越大,最后到了不可调和的地步。
孙柔嘉的确是爱方鸿渐的,在结婚之前,她那么处心积虑地跟方鸿渐走到一起,但是没想到,婚姻会走向破灭。这座婚姻不仅是方鸿渐的围城,也是孙柔嘉的围城。
结语
究竟什么是“围城”?借小说中英国人的说法是:“结婚仿佛金漆的鸟笼,笼子外面的鸟想住进去,笼内的鸟想飞出来,所以结而离、离而结,没有了局。”法国人说结婚犹如“被围困的城堡城外的人想冲进去,城里的人想逃出来。”
其实,又岂止婚姻是围城?如果读钱钟书的《围城》,只读到了婚姻和爱情,未免误解了这本书。对于人类而言,何处不是围城?
未婚的人向往甜美的爱情,向往美满的婚姻,而结婚的人又向往自由的生活,向往外面的世界。想结婚的就去结婚,想单身的就维持单身,反正到最后你们都会后悔。
工作又何尝不是“围城”?体制外的人挤破脑袋想进入体制内,体制内的人觉得无聊拘束,那编制,又何尝不是一座“围城”?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围城,就看你怎么体会,点击下方链接:读一读钱钟书先生的围城,也许对你的生活会有所启迪。#钱钟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