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发病原因
常见症状
治疗方法
治疗医院
预防知识
护理方法
饮食健康

张爱玲第二炉香新婚之夜,被妻子杀死

白癜风专家李从悠 http://www.bdfyy999.com/zhuanjiatuandui/104429.html

看完《第二炉香》,我想说,这是一个细思极恐的故事。

一开始,我以为讲的是妻子被家暴,丈夫是禽兽的情节,没想到完全反了。

这是一幕天真妻子逼死正常丈夫的惨剧,让人大跌眼镜。

Part1:新婚

罗杰安白登——40岁的大学教授,兼大学男生宿舍舍监,是个安静而平凡的单身汉。他安分守己,小心谨慎,十分爱惜自己的名誉,可以说是个本本分分的普通人。

愫细——罗杰将要娶的未婚妻,拥有天使般美丽的脸庞,21岁天真纯洁的孩子。

结婚当天,罗杰满心欢喜,未婚妻的母亲和姐姐却带着愫细在屋内哭泣,姐姐靡丽笙又对罗杰抱怨自己的前夫是个畜生,这些都让罗杰感到憎恶,为这场新婚蒙上了一层阴影。

婚礼中,罗杰不停的问愫细是不是真的喜欢自己,喜欢到结婚的程度,愫细不回答,她自认为是爱他的。

也许罗杰潜意识里也清楚,天真的愫细并没有那么爱他,她也许连什么是爱都不清楚,只是自己的满腔热情换来了她些许的感动。

Part2:出逃

当晚半夜2点钟,愫细从新婚的家中出逃,是的,她跑了!

罗杰慌忙追赶,却发现愫细不见了,她跑去哪了?大学男生宿舍。

学生们都认识,这是罗杰教授的新婚妻子,她半夜跑到这里,又哭得昏天暗地,还说罗杰是“畜生”。

这一爆炸式新闻将学生都惊动了,他们得知,一贯规矩的教授竟然是色情狂。第二天,在学生的帮助下,愫细又接连找到校长,教务主任,然后被母亲接回了家。

罗杰经过这一晚的意外,终于震惊的发现:愫细完全不懂什么是性,她是个天真的孩子,天真到什么程度?天真到认为夫妻间的亲密接触只有接吻。

罗杰崩溃了。

Part3:谣言

罗杰心里还存有一丝希望,他想带愫细去度蜜月,以此来进行“爱的教育”。但是已经来不及了,愫细母亲将这件事闹得人尽皆知,周围的朋友同事无人不晓。

妻子对性完全无知这件事,罗杰百口莫辩,他就这样成了罪人,只能辞职。

人们的态度变了:学生们都在背后议论他,说他道貌岸然;曾经的同事都避着罗杰,他成了众人的忌讳;更惨的是,女工作人员们都鄙视他,怕他随时会失控。

罗杰已然身败名裂,他失去了尊严,被迫成了变态。

Part4:绝境

就在罗杰打算逃离香港之际,他被同事的太太勾引,既然大家都认定罗杰是色情狂,那么他一定是来者不拒的。罗杰惊怒之下,意识到他今后已经无法拥有正常的性生活了。

随之而来的打击让罗杰彻底绝望:靡丽笙的前夫死了。这个和自己一样正常的男人,被靡丽笙骂“畜生”的男人,被他们逼死了。

罗杰预感到,这也是自己唯一的出路,也许早在愫细出逃的那一晚,他就己经被“杀死”了。他知道,只有通过死亡,才能不被周围人吞没,才能结束这可怕而无意义的生活。

性教育不该是父母与子女之间的禁忌

罗杰的悲剧主要是由于愫细性知识的缺失,她将一切性事视为洪水猛兽,以至于被正常的性行为吓得惊慌出逃。究其根源,还是和家庭教育有关,母亲畸形的爱,不但毁了女儿的幸福,也害死了爱女儿的人。

在大女儿靡丽笙的悲剧下,母亲仍然没有意识到,性教育对女儿的重要,以至于愫细重蹈了姐姐的覆辙。如果母亲肯教给女儿正确的性启蒙知识,女儿也不会将夫妻间再正常不过的事,视为肮脏的暴行。

关于性知识,有些父母感到对孩子难以启齿,或者不好意思,或者认为没有必要。但正因如此,反而增加了这件事的神秘感,让孩子无所适从。如果一开始父母就以平和的心态,告诉孩子性知识的一切,孩子对性的认识自然也会理性而客观。

最重要的是,孩子也会懂得如何保护自己,不会在一无所知的情况下,让自己陷入困境。

控制孩子不是出于保护,而是源于自私

愫细的“天真”可以说是母亲一手造成的,母亲对女儿们的管束过于苛刻,连看的报纸都要经过检查,这不是保护,而是一种摧残。母亲过度的控制让女儿一直保持在孩子的状态,心智完全没有成熟。

愫细的母亲是自私的,她是一个可怜的寡妇,因此孩子成了她的慰藉。孩子没有独立的思想和人格,因此才能更加依赖她,不思考的孩子当然更容易支配。

我们是希望孩子成为一个可以独当一面的人,还是一个永远“纯洁”的躲在父母身后的人?我想应该是前者吧,如果不希望孩子独立,那只能说明父母自己本身也是没长大的孩子。

无知也是一种可怕的力量,足以摧毁一个人

愫细的无知害了罗杰,她不但缺乏性教育,她也不懂什么是爱,她更加不知道自己出逃的事件给罗杰带来多么严重的伤害,仍然一脸天真的接受着罗杰的道歉。

周围人的愚蠢也像利刃一样,共同完成了对罗杰的无情审判。他们没有探究事实的真相,没有人愿意相信罗杰的解释,他们看到了“色情狂”的标签,认准了一个无可救药的人,没有人在乎他是否“名副其实”,因为那已经不重要了。

当我们对一个人发出责难的时候,靠的是什么?是直觉,还是周围人的态度。人性的复杂,让我们往往无法看清事实的全貌,一旦了解到无知的批判是多么容易,也许就不会对某个人或者某件事妄下定论。



转载请注明:http://www.xrmhc.com/ysjk/2129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