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发病原因
常见症状
治疗方法
治疗医院
预防知识
护理方法
饮食健康

隐秘的角落原生家庭不幸的痛,会给孩子

托尔斯泰在《安娜·卡列尼娜》中说道:幸福的家庭都是相似的,不幸的家庭则各有各的不幸。一个家庭的幸福与否主要取决于成年人,而受这样的”不幸“危害最大的就是孩子。原生家庭的”痛“往往使孩子深受其害。

《隐秘的角落》:原生家庭不幸的痛,到底会给孩子造成多大的伤害

最近网剧《隐秘的角落》热播,受到了观众以及专业人士的一致好评,而其中最能引起人们注意的就是朱朝阳这个角色。朱朝阳是个“优秀”的孩子,他的优秀体现在他总考年级第一,从不调皮捣蛋,不会跟妈妈顶嘴,当妈妈不在家时他也能好好吃饭、好好学习,更是有节俭的好习惯。如此优秀懂事的男孩子,简直就是各位家长口中“别人家的孩子”。

但是朱朝阳虽然很“优秀”但却没有朋友,朱朝阳的父母在朱朝阳很小的时候就离婚了,自那以后,他就跟着母亲一起生活;而父亲也有了新的家庭。母亲对朱朝阳经常说的一句话就是:你快快长大,你长大了,一切都好了。当老师和朱朝阳的母亲沟通说朱朝阳的性格孤僻,没有朋友是,他的母亲确认为孩子学习才是主要的,其它的等长大了就好了;每天晚上朱朝阳都会喝一杯妈妈送过来的牛奶,并且无论自己多么不想喝,牛奶有多么烫嘴都必须一口气喝完。

如果说母亲对于朱朝阳的压迫是他生活上的灰暗,那么父亲的虚伪、自私更是让朱朝阳看不到生活的美好。当朱晶晶坠楼后,为了获取真相,朱朝阳的爸爸在吃饭时将录音笔放在了包里,希望通过“套话”来得知女儿坠楼的真相。在最后朱朝阳的种种罪行都昭然若揭时,他却用一个笔记本将自己完全置身事外。

朱朝阳的“阴暗”已经超出了观众们的想象,而形成朱朝阳这样性格的背后,就是他那畸形的原生家庭。奥地利心理学家阿德勒曾经就原生家庭与儿童心理的关系说过这样一句名言:幸福的人一生被童年治愈,不幸的人要用一生治愈童年。

在最新一期以“遗憾”为主题的《脱口秀大会3》中,周奇墨用一种搞笑的方式讲述了他的“原生家庭”。父母在他很小的时候就离异了,母亲从小就不在他的身边就导致他对母爱特别渴望。在长大之后,因为童年时的心理遗憾他对于择偶方面就特别希望女孩子比自己的年龄大。周奇墨的童年不能说不行,而用这期节目的主题来讲就是“遗憾”;遗憾自己不能有一个完整的家庭,遗憾自己的妈妈不能从小陪伴在自己身边,而这所有的遗憾只能通过成年之后弥补。

不幸的原生家庭主要对孩子有这三方面的表现

1、暴力型

暴力型原生家庭主要是夫妻之间的暴力行为或语言以及父母对孩子的暴力行为或语言。在许多影视剧中一些夫妻关系不和的家庭往往是一方对另一方实施暴力,丈夫拳打脚踢地对待妻子或是妻子对丈夫恶语相向。夫妻之间的暴力更是会让无辜的孩子受到伤害,孩子可能出现恐婚、社交障碍、甚至自己也产生暴力行为。

而另一种就是父母对孩子的暴力。当孩子犯错时父母首先想到的不是沟通,而是打骂;而父母的“暴力”会导致孩子的身体、心灵都受到巨大的伤害,甚至形成“暴力型”人格。

2、强制型

强制型的原生家庭主要表现为孩子就像是父母的“提线木偶”,孩子任何做事的权利、选择的权利都掌控在父母的手中,甚至连微不足道的小事也难以自主。朱朝阳的母亲就是对儿子实行强制性的管教,告诉孩子只管好好学习,自己认为好的事情不管孩子喜不喜欢就一定要求孩子做,甚至在喝牛奶的时候也被严格监管。

压制性教育孩子可能使孩子产生两个极端——畏首畏尾和无所不为。当自己的内心以及思想长时间被压抑后,可能就会使孩子不敢有想法,长大后对任何事情也没有主见,形成畏首畏尾的性格特征;而另一种则是截然相反的,一旦没有人管教、压制之后,内心的“洪水猛兽”就可能一次爆发,做出一些违反道德规范的事。

3、无视型

无视型原生家庭最大的特点就是对孩子不管不问。对孩子的进步不给予表扬,对孩子的错误不加以指正;无论孩子做了什么家长总以各种借口对孩子漠不关心。父母的离异也可能造成“无视型”家庭,一方家长缺少了孩子成长的陪伴,造成孩子父爱或者母爱的缺失,在长大之后就可能在择偶上出现问题。



转载请注明:http://www.xrmhc.com/ysjk/20112.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