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些男人总认为出轨后,妻子通常都是哭闹、折腾一阵子,而男人只要用认错忏、道歉和保证这三招,并在妻子情绪失控时段规矩老实就没事,对妻子而言只不过是“雷声大,雨点小”,而男人只是难受一时,之后就安然无事,妻子最后都会原谅自己,那么真是如此吗?男人出轨后,女人会不会原谅呢?答案是不可能,在很多时候女人所谓的原谅男人,绝不是真正的原谅,只是出于被动妥协与接受而已,看了就明白。
第一种情况就是受传统和受外部环境与因素的制约,在女人自我意识里有对男人出轨宽容的意愿,从而做出违心之举。因为在以前漫长的封建社会里,受封建文化和礼教的束缚,社会上出现了男尊女卑的畸形现象,男女社会地位悬殊较大,男人拥有众多妻妾属于正常,即使在外乱来也不算什么大的罪过,在这一方面给予了男人较为宽松的环境。
虽然这一切尘封进历史,但是传统力量和影响却是强大而久远的,这种旧观念依然残存在人们的内心,影响着大众的认知,正因为如此,在部分女人心中就觉得男人出轨性质并不恶劣,没必要揪住不放,可内心却极度憎恶。另外还有女人是从自身因素考虑,一旦女人对出轨之事闹腾得很厉害,丑事传得沸沸扬扬,自己感到丢人或被人笑话。
正所谓“家丑不可外扬”,女人们都知道“人言可畏”之说。最关键的是一旦为此闹离婚,自己就成为人们口中的“离异”女人,而对于“离异女人”被人另眼相看的感觉和滋味,以及所面对的各种艰难和所受之苦,都是人所共知的,“离异女人”的称谓是大多数忌惮的,所以轻易不会选择离婚,而是凑合在一起生活,但对此绝对是耿耿于怀。
第二种情况就是女人受制于某些因素而迫于无奈,无法对男人过度追究,更不愿离婚。其实有很多男人出轨,女人忍无可忍,之所以不和男人过于计较或者离婚,就是因为心里有非常重要的东西而有所顾忌,对于大多数女人来说,都最在乎和介意的就是自己的孩子与父母,如果对男人出轨之事不能放下,势必二人矛盾不断、冲突迭起,家里不得安宁。
让孩子在家里长期面对纷争不断、吵闹不休的状态,生活在这种环境里,对孩子的成长不利,还有这样夫妻不和、婚姻不幸,也会让自己的父母担忧,使老人痛苦难受,这是她们不愿看到的,如果要是选择离婚,那么孩子就要面对一个不完整的家,孩子不是生活在残缺的单亲家庭,缺少父爱或母爱,就是进入重组家庭,面对后爸或后妈而深感不幸。
这对孩子是极其残忍的,会让孩子深受其害乃至影响一生,这是所有母亲都不愿看到的。而且自己父母年迈,却目睹女儿家庭破裂,无依无靠、孤苦伶仃,会倍感折磨和煎熬,女人极不忍心,因此她们选择了忍耐,其实根本不是原谅了男人,而是属于“投鼠忌器”,自己宅心仁厚,怕“城门失火”会“殃及池鱼”,而对男人的恨却是铭刻在心。
第三种情况是女人特别功利现实,往往从利益角度出发后一种自我逃避和报复心理。这些女人贪图享受,物欲和虚荣心较强,而丈夫在权力、地位和金钱等方面占据一定优势,能够满足女人所需,女人从中受益不少,尝到了甜头,女人对此心满意足,这样老公出轨后,女人尽管怒不可遏,可担心把事情闹大了,弄得满城风雨,让老公声名狼藉。
对丈夫各方面不利,不但殃及自身利益,而且怕惹恼了男人弃自己而去,那么现有一切就随之失去,内心实难接受,那就得不偿失了,如果自己提出离婚,那么现有的都化为乌有,这不是自己想要的结果,觉得是因小失大,为了物质条件而选择了隐忍,把愤怒和怨气藏而不露,看似不太在乎和计较,但对男人已经无爱,甚至于对丈夫无感。
忽略和无视对方的存在,只要男人能带回我想要的,过好自己即可,其他与我无关,意在把男人当作免费的劳动力,为自己不断创造价值,把对方当成提款机,不断满足个人消费即可,其实就是把自己心中的愤恨转换一种方式进行宣泄和释放,就是把男人当成“傻小子”,只是可利用的工具而已,以此为手段,算是对男人泄愤和实施报复。
第四种情况就是女人不能自食其力,要依赖男人,尽管对男人出轨憎恨不已,但是却无能为力,接受男人并非原谅,只是身不由己。在特定的历史时期,受时代限制,女人无法自立需要男人来养活,才有了“嫁汉嫁汉,穿衣吃饭”一说,也随之衍生出所谓的“男主外,女主内”家庭模式,时至今日,这一切都彻底不复存在,可有些女人依然固守这一陈旧理念。
沿用老模式,于是就有了“家庭主妇”、“全职太太”群体,这些女人看似通过男人能实现衣食无忧,但同时又失去了做人应有的权利和尊严,在男人面前毫无地位可言,对男人百依百顺,一切都要听命和受制于男人,这样即便是男人出轨被发现,作为妻子也是满腔愤恨,但是只能是敢怒不敢言,对此无可奈何,惧怕做得过分了,男人动怒离开自己。
自己将完全失去依靠,至于说自己提离婚,那纯粹是想都不敢想的事,特别害怕离婚了,自己无法适应社会,没能力谋生,对她们而言,面对社会残酷的竞争,比忍受无爱的婚姻更可怕、更残忍,因此面对老公的背叛和伤害,只能屈辱地接受,只是一种迫不得已、万般无奈的屈从,而绝非原谅和接受,而对她们而言,同样也是此恨绵绵无绝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