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的9月12日是中国预防出生缺陷日。据估算,我国出生缺陷总发生率约为5.6%。一项针对23种常见出生缺陷疾病开展的围产期发生率监测数据显示,近10年,前10位出生缺陷病种主要是先天性心脏病、多指(趾)、总唇裂、马蹄内翻等结构畸形。
出生缺陷已然成为健康扶贫最难啃的“硬骨头”。在今天由国家卫生健康委联合中国出生缺陷干预救助基金会举办的年预防出生缺陷日现场主题宣传活动中,国家卫生健康委副主任曾益新介绍,在贫困成因中,因病致贫返贫始终是脱贫攻坚的重点和难点,因病致贫返贫比例多年居高不下,目前高达44%。
出生缺陷是导致因病致贫返贫的重要原因
出生缺陷是指婴儿出生前发生的身体结构、功能或代谢异常。相对其他国家,我国是出生缺陷高发国家之一。自年开始,我国将每年的9月12日定为中国预防出生缺陷日。曾益新指出,出生人口的健康是全民健康的基础,是实现全面小康的前提。今年活动主题是“防治出生缺陷,助力健康扶贫”。
记者从国家卫生健康委获悉,每10个建档立卡因病致贫返贫的农村贫困人口中就有1个罹患出生缺陷疾病。对此,曾益新表示,做好出生缺陷防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