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个月大的新疆宝宝小马,两只手都有3个大拇指。手外科界高手,温医大附二院骨科主任高伟阳、医院手外科副主任医师赵俊会合力手术,帮孩子重“塑”大拇指。
8月11日,“爱心温州·善行天下·大拇指工程”大型公益慈善项目走进新疆,在新医院,当地16名先天性手足畸形贫困患者接受了免费治疗。
先“画”再“动刀”,精雕细琢大拇指来自新疆哈密的小马,才10个多月大,双手先天性畸形,每个手都有三个拇指,大拇指还多了一节,不仅难看还严重影响手动功能,属罕见病例。
当天,记者获得医生和家属的许可,进入手术室,记录国内专家为新疆患儿治疗的过程。
小马的手术,由大拇指工程的倡导者高伟阳教授和赵俊会医生负责。在手术前,他们说,这是一个罕见病例,如果简单去掉两个手指,外观不仅难看,还容易造成大拇指功能灵活度不够。考虑到美观和大拇指的功能,经仔细研究,决定分别在小马两只手的三个大拇指上,各取一部分,然后合三为一,重建一个大拇指。
高伟阳为小马的左手手术,温医大附二院副主任医师丁健任助手。
赵俊会为小马的右手手术,新医院的马磊任助手。
12时5分,手术开始。两位医生用的器械是4倍的放大镜、游标卡尺、直尺、板锯、小手钻、锤子等,手下动作干净利落,就像是技艺高超的木匠和裁缝。
首先,他们用笔在小马要做手术的大拇指上画上手术路线图。
接着,开始动刀。
只见,高伟阳小心翼翼地用手术刀一层层打开手指,中间那个大拇指的下面一节去掉,把其他两个大拇指的骨头去掉,留下的皮、肌腱与中间的大拇指合并,重建一个大拇指,同时扩大虎口。
另一边,赵俊会不时有大动作,用上了锤子、小手钻等,将中间的拇指移到外侧,化腐蚀为神奇。
就这样,两人精雕细琢,用三个多小时完成了这台手术。
国内专家鼎力支持,温州市民献爱心手术室外,小马的母亲难掩感激之情。今年42岁的她,住在哈密的一家农场,育有一儿一女,女儿14岁了。她说,身体不好,长期在家,丈夫也有腰椎间盘突出症,不能干太重的活,一家的生计只能由丈夫微薄的工资维持。她有家族遗传的先天性手部多指畸形,现又遗传给了女儿和儿子。由于经济困难,女儿错过了最佳治疗时机。有医生建议她,想办法为不满周岁的儿子手术。
她说,不久前,知道了“大拇指工程”到新疆的消息,没想到儿子这次竟免费做了手术,非常感谢两位专家和好心人的帮助。
高伟阳说,从这次活动来看,有不少患儿的病情比较复杂,有的需要做好几种手术,有的是家族遗传病,就如小马一样。
这次16名手足先天性患者最大的11岁,最小的六个月,其中少数民族9名。本次活动的承办方新医院副院长李风森说,大拇指工程走进新疆,造福了新疆百姓,医院手外科医疗水平的提高,更好地为百姓服务。
这次参与义诊的专家,分别来自北京、上海、温州、西安等地,11日凌晨到达新疆后,当天上午8时多就去病房看患者,讨论确定手术方案。来自温州医院的丁健、医院的张航、医院郭阳被称为三剑客,三人组合一早就进入手术室。其余的专家参加义诊后,来不及休息,直接进入手术室。医院手外科主任丛锐教授、医院手外科方有生教授也是多次参与“大拇指工程”。
此次活动除了有专家的鼎力相助,更有温州市民的爱心。
收到的近20万元善款中,有的是热心市民捐的,有的是热心单位资助的。
像鹿城上田福善寺就捐赠了2万元,温州太平慈善功德会捐赠了3万元,浙江安福利生慈善基金会捐赠了5万元。浙江安福利生慈善基金会有关负责人说,他们将长期资助大拇指工程。
新疆温州总商会会长郑茶妹说,这个项目来新疆,体现了温州人善行天下的精神,该商会基金会专门拨出善款资助贫困患儿。
大拇指工程主办单位有关负责人说,“大拇指工程”是精准的医疗扶贫项目,也是温州人善行天下的具体行动,自去年6月份在温州启动后,一年来,已经走进云南昆明、贵州遵义、陕西西安、新疆乌鲁木齐,81名先天性手部畸形贫困患者得到免费治疗。
全国首个“大拇指工程”由温州市慈善总会、中华医学会手外科学分会、农工党温州市委会、温州日报报业集团、温医大附二院联合主办。该工程旨在帮助温州和我国中西部地区的先天性畸形贫困患者解除病痛,通过手术让孩子自如地竖起“大拇指”。
温都特派记者陈忠/文图
孙乐/制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