脊柱侧弯指脊柱在三维空间上发生了弯曲、扭转等现象。此病发病隐匿,早期多不易察觉,大多数患者会伴有背部疼痛、体态不对称等症状。如早期不进行干预,脊柱侧弯角度持续增大,患者会出现肺功能障碍、运动能力下降、内脏多器官功能紊乱等症状,甚至常因其畸形的外观而产生自卑、抑郁等心理问题,严重影响青少年身心健康。研究显示,10~16岁的青少年为此病的好发人群。近日,大名县妇幼保健院来到大名县职教中心,为名师生免费进行全面的体态和脊柱健康筛查,并普及脊柱及体态健康知识。
通过对师生进行全面的体态和脊柱健康的筛查。发现学生高低肩、头前倾、驼背的问题较多,经过数据显示:本次共筛查了名学生,名学生都患有不同程度的脊柱问题。其中,脊柱侧弯占12.7%;头侧歪占4%;双肩不等高占18.2%,女生发生率是男生的2.7倍。驼背占16.8%,男生发生率是女生的2.4倍。
脊柱侧弯分特发性、先天性和后天性三种:
1、特发性脊柱侧弯:这类侧弯最多见,约占侧弯患者总数的85%,其确切病因还不清楚。其发病有“重女轻男”的现象。
2、先天性脊柱侧弯:其常见原因是椎体发育不良,如半椎体、楔形椎体等;
3、后天性脊柱侧弯:种类较多,常见可有:
(1)姿势性脊柱侧弯:由于身体长期姿势不正所造成;
(2)代偿性脊柱侧弯:如肢体不等长或骨盆倾斜造成的脊柱侧弯;
(3)神经源性脊柱侧弯:如小儿麻痹症、小儿脑瘫等引起躯干两侧肌力不平衡造成的脊柱侧弯;
(4)胸源性脊柱侧弯:如儿童脓胸或胸廓成形术后所造成的脊柱侧弯;
(5)创伤性脊柱侧弯:由于脊椎受创伤所致。
青少年脊柱侧弯多数是由长期坐姿不端正造成的。结构性的双肩不等多数由脊柱侧弯、长短腿、足弓塌陷等问题引起;头侧歪多由颈肩肌肉左右两侧失衡引起,同时脊柱侧弯也会影响头侧歪。若在侧弯发展最迅速的阶段进行有效干预,可减缓侧弯,甚至纠正脊柱的弯曲。早发现、早治疗,越早干预,效果越好。建议学生日常生活学习时保持良好的坐姿、站姿,抬头挺胸、坐姿端正、避免弯腰驼背、避免跷二郎腿。
脊柱健康科普知识:
青少年时期是脊柱侧弯高发的时期,建议学生坚持食物多样性,保持均衡膳食,每天不少于12种食物摄入,每周不少于25种。建议学生日常生活学习时保持良好的坐姿、站姿,抬头挺胸、坐姿端正、避免弯腰驼背、避免跷二郎腿。青少年时期是生长发育的重要时期,建议增加体育课外活动时间,发展学生参加体育项目兴趣,引领学生积极参与篮球、足球、乒乓球、排球等体育运动,培养学生积极阳光向上的心理状态。
对于头前倾的学生,可以通过拉伸放松胸锁乳突肌、斜角肌、胸大肌、胸小肌等颈前肌肉,加强颈深屈肌等颈后肌群来改善,如收下颌动作,坐位或站立位,背部挺直,目视前方,保持脖子不动缓慢做点头运动,再缓慢回到起始位置,每组10-20次,每天2-3组。
对于头侧歪的学生,可以拉伸侧歪方向一侧的肩胛提肌、斜方肌上束、斜角肌、胸锁乳突肌,加强对侧的肩胛提肌、斜方肌上束、斜角肌、胸锁乳突肌来改善,如拉伸斜方肌,以拉伸左侧为例,坐位或站位,右手放于头部左侧,将头部向右移动,直到颈部左侧感觉到明显的拉伸感即可,每次15秒,每天3-4次。
对于双肩不等高的学生,排除脊柱侧弯、骨盆倾斜、长短腿、足弓塌陷等结构性问题后,对于功能性高低肩的学生可以拉伸抬高一侧的斜方肌上束、肩胛提肌、胸小肌、菱形肌、颈后肌群、胸锁乳突肌,加强上述肌肉,如坐姿夹背加强菱形肌,坐位,两侧肩胛骨向后收,感受肩胛骨中间的肌肉发力,每组10-20次,每天2-3组。
对于驼背的学生,可以拉伸胸大肌、胸小肌,加强背阔肌、菱形肌、斜方肌中下束来改善,如T、Y、W练习,站立位,拇指始终朝后,手臂一次做T、Y、W,全程收紧后背和肩胛骨,每组10次,每天2-3组。
对于盆骨倾斜的学生,排除结构性长短腿、足弓塌陷等结构问题后,可以通过拉伸较高一侧的腰方肌、竖脊肌、腹外斜肌、内收肌,加强较低一侧的上述肌肉和较高一侧的臀肌,如臀桥,仰卧位,屈髋屈膝,双脚与髋同宽,双膝对齐脚尖,臀部收紧将腰背抬起,使身体成一条直线,再缓慢落下,每组10-15次,每天2-3组。
对于X型腿的学生,可以拉伸髋内收肌、髂胫束、股二头肌、小腿三头肌等,加强臀中肌、臀大肌等,如蚌式开合,侧卧位屈髋屈膝,双脚不分开,躯干保持不动,上面的腿缓慢向外打开,再缓慢收回,感受臀部外侧发力,每组10-15次,每天2-3组。
对于O型腿的学生,可以拉伸髋外旋肌、胫骨前肌、胫骨后肌等,加强腓肠肌、比目鱼肌、髋内收肌等,如内收肌练习,仰卧位屈髋屈膝,双膝间夹毛巾卷,保持夹紧的力5秒,然后放松,每组10-15个,每天2-3组。
来源:大名县妇幼保健院
原标题:《家长一定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