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姆年1月25日出生在巴黎,中学毕业后,在德国海德堡大学肄业。至年在伦敦学医,并取得外科医师资格。年发表第一部长篇小说《兰贝斯的丽莎》。其代表作品《人性的枷锁》、《月亮和六便士》更是畅销海外。
毛姆的个性坦率,常常宣言不讳,因此总是招引文艺批评界的诋毁,但他仍坚持以英、法等国为题材创作了大量短篇小说,在20世纪英国短篇小说史中,占据了重要的地位。
毛姆短篇小说的标志就是冷静、客观和深刻地剖析与解读人性的弱点,人世间的人情冷暖、苦与恶、尔自我诈、道貌岸然、世态作品中无情地嘲弄、讽刺了当时西方社会中人与人之间的畸形关系、上流社会的荒理无度以及下层人民的苦难生活。
导致了人们对美好世界的幻想破灭,让人们从他的小说中亲身领赂、目睹了社会的罪恶、人性的丑恶及命运的不公和多劫难。
但是,现如今关于毛姆的作品好像被冠上了“歧视女性”这种说法,究其原因,不过是毛姆作品中对女性“大胆”的描述。
比如,他说,女人虚伪虚荣,不够真诚
那时候我还不知道在女人的生活中,别人的看法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这让她们最深挚的感情也蒙上了不真诚的阴影。
比如,他说:女人是情感动物,但她们的情感,很多时候是不可理喻的
女人的头脑真是太可怜了!爱情。她们就知道爱情。她们以为男人离开的唯一原因就是移情别恋。你以为我有这么蠢吗,会再去做我已经为一个女人做过的事情?
“不让女朋友看毛姆的书”
“毛姆厌女吗”
“毛姆仇视女性”
当我在在网络搜索框里输入“毛姆”时,搜索的自动联想系统推荐了上面这些负面的字眼。于是,巨大的好奇心驱使我点开了相关的帖子。
原来,毛姆在中国最受欢迎的三本小说里都出现了轻佻放荡、虚荣、庸俗的女性,而毛姆则站在现实主义的立场,用刻薄的口吻狠狠地挖苦了这些女性。
很多人恶心,《月亮与六便士》里的斯特里克兰德对女人的态度,他说:“女人是我享乐的工具,我才没有耐心成为她所要求的帮手、伴侣、陪同呢。”
《月亮与六便士》成书于年,主要以法国画家高更的经历为素材,描述男主人公经纪人斯特里克兰德为追求个人的艺术梦想而放弃一切的故事。
斯特里克兰德一生中与三位重要的女性有着不同的感情羁绊,但每位女性都逃离不了最终被抛弃的结局。
在《月亮与六便士》中存在大量的贬低女性的言语。
本文通过从女性主义视角对《月亮与六便士》中的三名重要女性角色的分析和解读,揭示作者的男权主义思想对其创作的影响。
并由作品中女性人物的命运反思社会上男权思想对女性的偏见,从而引发人们思考性别平等以及两性关系等问题。
可是,事实真的如此吗?毛姆真的有那么仇视女性吗?也不见得。
其实,毛姆的书中也有赞扬女性的,比如《人性的枷锁》里那位聪明、善解人意的诺拉,独立、勇敢的萨利,还有温柔的索菲等等。
这些,都可以证明所谓的“仇女”确实是夸张了。
当然,毛姆的毒舌也是毋庸置疑的。
这些,都跟毛姆本身的感情经历息息相关,他有过一段婚姻,无数段感情经历,最终都失败了。都说“作品是作家情绪的宣泄口”,毛姆也不例外。
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后,40岁的毛姆加入了法国的红十字急救团。
在西线服役时,他遇到了22岁的美国人吉拉尔德·哈克斯顿。哈克斯顿外向活泼、精力充沛,与由於口吃而不善交际的毛姆恰成互补。
毛姆遂雇哈克斯顿为自己的私人秘书,两人的伴侣关系一直保持到哈克斯顿年去世。
年,毛姆与慈善家托马斯·巴尔那多博士的女儿茜瑞·威尔卡姆生下一个女儿。
茜瑞当时是个有夫之妇,但她次年与丈夫亨利威尔卡姆离婚,并与毛姆结婚。
但是婚后,毛姆大部分时间与哈克斯顿生活在一起。
这对同志伴侣在接下来的几年里,携手同行,游览了中国、印度、拉美等地。
毛姆作为世界旅行家的称号也由此而来。
在这些旅行中,哈克斯顿好比毛姆的眼睛与耳朵,在与旅途中各色人等的交往中,为毛姆搜罗了大量奇闻轶事,而这些故事日后则成为毛姆小说创作的源泉。
年,茜瑞终于不堪这番冷落,与毛姆离婚。
对毛姆来说,比较重要的感情经历都被他应用到了部分作品之中,所以也就出现了所谓的“女性歧视”。
前文也说了,这一说法实在是太夸张了。毕竟小说中有“坏”的女角色,也有“好”的女角色,只不过,毛姆的写法偏“毒”了一点。
毕竟,世界有美丽的一面,也有丑陋的一面。
纵观毛姆的多篇短篇小说,虽然他目睹了人在现实生活中的瘸苦,在创作时仍坚持客观、冷静的态度和超然的做法。毛姆将人性的复杂性描述得淋漓尽致,表达了对人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