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夫妻双方都没心脏病,生下来的孩子却患上了先天性心脏病?
据相关资料统计,先天性心脏病如今已成为5岁以下儿童的第一死亡原因。怀孕后的头三个月是胎儿心脏内结构发育成形的关键时期,此时不能有任何扰,如果在发育过程中任何原因导致心内结构发育出现停顿、混乱或出生后应该退化的组织未能退化即可形成心脏内出现缺损、各部分连接异常、发育不良、闭锁或出现异常通道,即为先天性心脏病。
先心病的原因最常见的因素包括以下几种:
风疹、流感、柯萨奇病毒感染;
孕妇叶酸缺乏;
怀孕期间服用药物,如抗肿瘤或抗癫痫药物等;
孕妇患有糖尿病等。
此外,早产也是导致新生儿先心病的重要原因之一。
先心病可谓种类繁多,千奇百怪。要想了解它,当然要先从心脏的发育和结构说起。
“两房两厅”的心脏心脏是人体最强大的泵。全身的血液都回收到右心房,经过右心室泵入肺,血液带上新的氧气后进入左心房,最后通过左心室泵入全身。
所以说,心脏是一个两房两厅的「四腔」结构。心房挨着心房,中间的那堵墙称为「房间隔」;同样,心室挨着心室,中间隔着一堵「室间隔」。不过,胚胎时期最原始的心脏仅仅是一根长长的管道,这样的「一室户」通过不断地扭曲旋转和砌墙隔离,最终成了强大的「两房两厅」。
过程繁复自是不必多言,因此稍有差池,便会造成心脏结构的异常,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先心病。
以下是四种最为常见的先心病,让我们一一来了解一下。
房间隔缺损和室间隔缺损房间隔缺损(简称「房缺」)和室间隔缺损(简称「室缺」)是最为常见的先天性心脏病。
病如其名,当初「砌墙」的时候有人偷懒,房间隔和室间隔上少了几块砖,导致心房之间或心室之间血液互相流通。
这种血液分布的异常会导致一系列的问题。由于左心的压力明显高于右心,血液自然而然通过缺口从左心流到右心,这会显著增加右心的工作量。虽然这种情况早期并无特殊症状,但长此以往,右心终究要罢工,进而导致右心衰竭。
此外,大量血液从右心泵入肺部,造成肺血过多,增加了呼吸道感染的机会。而且,由于血液在心脏内来来回回做着无用功,也会造成进入身体的血流量明显减少,可导致乏力、活动后气促,甚至影响儿童的生长发育。
室间隔缺损示意图
房缺和室缺的治疗取决于缺口大小以及临床症状的严重程度。
小型缺口:一般临床症状较轻,也有自然闭合的可能,可选择临床随访;
大型缺口:一般临床症状较重,自然闭合概率几乎为零,除了药物控制症状外,多需要手术治疗。
手术治疗除了传统开胸修补外,特殊病例还可以通过微创手术,用一把「双面小伞」把缺口堵住。
法洛四联症法洛四联症是严重的心脏结构异常,与前面几个疾病不同,这个疾病从一开始就来势汹汹。
它的典型表现为:宝宝稍一活动或哭闹就面色发青,常常喜欢在活动中突然下蹲,以减轻缺氧症状。目前,此病的治疗效果也不如其它几类先心病,往往需要多次手术。
如何预防
绝大多数先天性心脏病患者的病因尚不清楚,目前认为85%以上先心病的发生可能是胎儿周围环境因素和遗传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
因此,加强孕妇保健,尤其是在早期适量补充叶酸、避免各类感染,以及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等都对于预防宝宝的心脏缺陷有积极的意义。
1024荐读暴雨季趟过水的都看看粑粑TOP10榜丨年度眼影品牌排行榜n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