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是最巧手的“裁缝”,将人体最精细的血管一一缝合。
他是最英勇的战士,时常需要面对血肉模糊的场景而面不改色,用精巧的技术重接人体受损的部位。
他就医院骨科的“白衣天使”--王国斌
近日,笔者来到该院骨科,见到了那位文质彬彬的白衣青年医生,他正轻轻托起一位老大娘的手,仔细检查。该院骨科主任习晨介绍,王医院骨科工作过,现是我院骨科的技术骨干,曾运用断指(肢)再植术、足趾移植术帮助很多患者把意外折断的指(肢)重新接上,多项技术填补了定南县骨科领域空白,推动了我院骨科步入更高水平。
据王国斌介绍,让他记忆最犹深的事,曾给一位特殊的儿童患者做了断指再植手术。事情发生在年的一天,一名5岁的患者小石小朋友因玩耍不慎用大刀把自己的左拇指远端砍下,完全离断。
面对患者及家属绝望与期盼的眼神,面对患者年龄小,又是末节离断,手术难度大等问题,他本着呵护生命、救死扶伤的天职与己任,哪怕只有1%的希望,也要尽%的努力,争分夺秒的为小朋友进行断指再植手术。功夫不负有心人,经过他精湛的医疗技术,小孩的断指得以接回,术后经康复修养,手指外观、感觉、运动均恢复正常。
“学无止境。”王国斌谈到自己的专业,他以手为例说,手是人体最为精细、灵活的器官,单手腕处就有24根肌腱,布满血管和神经。有时候手上发生玻璃切割伤,看似一个很小的切口,可能需要修复很多肌腱、血管和神经。在手足显微外科修复中,多数要用到显微外科技术。
“一个断开血管的缝合要8到12针,神经内膜缝合至少要4针,每一针都要求精密吻合,哪怕有一针血管内膜是内翻的,都有可能造成术后血管栓塞。”王国斌说,一旦出现血管栓塞,肢体将不可能成活。
同事说,王国斌在科室里时常加班,很勤奋、好学,任劳任怨。王国斌却说:“牺牲一点休息时间,能减轻患者的痛苦,这很值得。”“医术无止境,奋斗不停步”。他常叮嘱同事,我们年轻人要不断吸取新的医疗理念和技术,密切
推荐文章